下颌骨可能出现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是骨组织异常增殖的病理现象,可发生于全身骨骼,包括下颌骨。
1、下颌骨骨质增生的常见原因:
长期咬合压力、牙齿缺失后牙槽骨代偿性增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等机械刺激是主要诱因。病理性因素包括慢性骨髓炎、骨肿瘤等疾病导致的骨质代谢异常。年龄增长导致的退行性改变也是常见原因。
2、下颌骨骨质增生的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增生程度加重可能出现下颌局部硬性隆起、咬合不适、张口受限等症状。若增生压迫神经可能引发面部麻木或疼痛。影像学检查可见下颌骨表面出现骨赘或骨刺样突起。
3、下颌骨骨质增生的处理方式:
无症状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即可。出现功能障碍时可考虑手术修整骨赘,严重咬合紊乱需配合正畸治疗。日常应避免单侧咀嚼、过度张口等行为,保持口腔卫生预防炎症发生。
建议每年进行口腔检查,通过全景片监测骨质变化。适度咀嚼训练可促进下颌骨血液循环,但需避免过硬食物造成机械损伤。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确保钙磷等矿物质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出现持续疼痛或功能障碍应及时就诊,由口腔外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