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脑丸效果好吗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现晚、发展快、治疗难、预后差等特点,被称为“癌中之王”,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能手术切除者甚少,即使手术切除,术后5年复发率仍高达60%以上,小肝癌复发率也高达40-50%。许多患者或为弥漫性肝癌、或伴有腹水、或伴肾功能不全,难以接受手术、肝动脉栓塞化疗、冷冻等治疗,中医药疗法成了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采用养阴益气活血抗癌法为主,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中医治疗肝癌的点滴体会汇总如下,供同道参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醒脑安神,豁痰开窍,镇惊熄风。用于高热神昏,烦躁谵语,抽搐惊厥,中风窍闭,头痛眩晕:高血压、脑中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2次,或遵医嘱,小儿酌减。
一、病机特点:肝癌据其临床表现及特征可归属于中医的“胁痛”、“腹痛”、“黄疸”、“积聚”、“症瘕”等范围。其病机较为复杂,临床上实难见到单一的发病机制,临床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混杂。正虚邪陷正气不足是其主要病理特点,亦即“正气虚则成岩[《外证医编》]之理。正虚主要是指肝气不足,功能失调。邪实是指痰湿、瘀毒结聚。
二、治疗经验:病至肝癌,正气日离,痰湿、瘀毒结聚,正虚邪实,治疗既需祛邪又当扶正。但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关键,不仅仅是消除癌肿的本身(祛邪),重要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恢复肝脏的生理功能,只有从肝虚论治(扶正)才能阻止肝癌的发生发展、导致部分肿瘤消失,也即正气恢复(功能恢复)邪气乃去。
正气不足主要表现有两种类型,即肝阴不足、肝脾两虚,不管哪种类型临床上皆存在肝阴血不足之征。临床辨治当抓主证、查舌脉,肝阴血不足见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或脉势来长去短兼阴血不足肝郁之证,血不足见多梦。肝脾两虚见腹泻、纳差、脉细或脉势来短去长兼肝阴血虚肝郁之证。邪实为痰湿、瘀毒结聚,是肝虚的病因及病理产物。故治疗肝癌之法不外养阴血、补脾气、理气活血、以毒攻毒、通利二便、清热等几种治法联合应用,在改善内环境基础上抗癌。
1、扶正:主要为养阴血、补脾气治法:肝藏血,主疏泄,体阴用阳。体阴是指肝藏阴血,以滋养肝体、涵敛肝阳、化生胆汁作用;用阳是指肝的功能而言,是以肝阴为物质基础的。肝病日久,肝阴耗竭,疏泄失职,乘逆犯脾,临床当养阴血补脾气。养阴血用白芍、山萸肉、乌梅、生地、熟地、沙参、天冬、石斛、当归、龟板、鳖甲等。补脾气用黄芪、党参、茯苓、薏米、砂仁、白术、山药、鸡内金、甘草等;补脾不忘兼以运脾,如鸡内金、焦三仙等,以防理气伤脾及滋腻碍脾;补脾当注意“伐肝”,因知“知肝传脾”,予桂枝、川椒目以抑肝等。临床或见阴血不足为主、或见脾虚为主,但皆宜养阴血、补脾气,只是用药轻重而已,绝不可执一不化。因为脏腑功能有赖于阳气温煦,阴血有赖于阳气推动或由于病久伤阳,在养阴血、补脾气同时须加用干姜、附子、甘草、桂枝、蜈蚣等助阳之品,见阳虚证者用量宜大,未见阳虚证者药宜少、量宜轻。
2、祛邪:主要指理气活血、以毒攻毒、清热解毒、通利二便等几种治法:
(1)理气活血: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肝癌因阴血不足而致疏泄功能失职,气血瘀滞,临床表现为胁肋胀满隐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常选用陈皮、姜半夏、八月札、绿萼梅、玫瑰花、合欢皮、莪术、鸡内金、当归、蜈蚣、延胡索、郁金等,理气药选用以不伤胃、不耗气、不伤阴之果皮及花类药物为佳。临床上部分肝癌患者并无不适主述,以上药物选用宜少、用量宜轻。“理气活血”类药物可助肝之用,促进肝脏疏泄功能恢复;肝脏疏泄功能恢复,痰湿、瘀毒结聚宜除,且痰湿、瘀毒不易结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