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麻痹性肠梗阻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2025-04-16

265次浏览

麻痹性肠梗阻可通过腹部X线平片、CT扫描、超声检查、血液生化检测、肠鸣音听诊等方式确诊。该病症通常由术后肠麻痹、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药物副作用、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引起。

1、腹部X线:立位腹部平片能显示肠管扩张及气液平面,卧位片可观察肠袢分布。典型表现为肠管普遍胀气伴阶梯状液平,结肠胀气程度常超过小肠。检查前需禁食4-6小时,必要时配合造影剂增强显影。

2、CT扫描: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肠壁水肿、肠系膜血管情况,鉴别机械性梗阻。增强CT可评估肠管血供,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定位梗阻平面。检查前需口服稀释造影剂,扫描范围需覆盖全腹至盆腔。

3、超声检查:床旁超声可动态观察肠蠕动情况,测量肠管直径。彩色多普勒能检测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速度,评估肠缺血风险。检查需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探头频率选择3.5-5MHz。

4、血液检测:血常规关注白细胞计数判断感染,电解质检测重点为钾、钠、氯水平。血气分析评估代谢性碱中毒,D-二聚体筛查肠系膜血栓。采血需避开输液肢体,危急值需立即报告临床。

5、肠鸣音听诊:使用膜型听诊器系统听诊四个象限,麻痹性梗阻特征为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听诊需在安静环境进行,每次持续3-5分钟,需与血管杂音鉴别。

患者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腹部CT需提前清洁肠道。检查后建议逐步恢复流质饮食,避免高纤维食物加重腹胀。适度床上翻身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监测每小时尿量及腹痛变化。血钾低于3.5mmol/L时需优先纠正电解质紊乱,术后患者可尝试咀嚼口香糖刺激迷走神经反射。病情稳定后逐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次,每次10分钟。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