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通常无法自愈。息肉是肠黏膜异常增生形成的赘生物,绝大多数需要通过医疗干预才能消除,放任不管可能增大癌变风险。
一、结肠息肉的病理特征:
结肠息肉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腺瘤性、炎性和增生性三类。腺瘤性息肉占70%以上,具有明确癌变潜能,直径超过1厘米的腺瘤5年内癌变率达25%。炎性息肉多与肠道慢性炎症相关,增生性息肉癌变风险较低但不会自行消退。所有类型息肉的生长均与基因突变、慢性刺激等因素相关,不存在逆转机制。
二、临床处理方案:
直径小于5毫米的息肉可通过肠镜直接钳除,较大息肉需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分片切除术EPMR。对于广基息肉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能需追加氩离子凝固术APC处理残余病灶。术后需根据病理结果制定随访计划,低风险腺瘤建议3年复查,高风险病例需1年内复查。
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可降低复发风险。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及刺激性饮食,出现便血、腹痛需立即复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需评估出血风险,特定人群可考虑化学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