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生殖器疱疹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和间接接触感染物品。常见诱因有免疫力下降、皮肤黏膜破损、多性伴侣、长期应激状态和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
1、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2型是主要病原体,病毒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侵入上皮细胞,在神经节建立潜伏感染。初次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骶神经节,在免疫力低下时沿神经轴突迁移至生殖器皮肤复发。病毒DNA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可确诊。
2、性接触传播:
无保护性行为是主要传播方式,病毒存在于患者疱疹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单次无保护性接触传播概率约20%,性伴侣数量增加会显著提升感染风险。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降低70%传播风险,但无法完全阻断病毒传播。
3、免疫力下降:
艾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削弱细胞免疫功能,使潜伏病毒激活。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导致皮质醇升高,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化疗或免疫抑制剂使用期间,病毒再激活风险增加3-5倍。
4、皮肤屏障破坏:
包皮过长或包茎易造成局部潮湿环境,性行为摩擦导致微小裂口。肛交行为更易造成直肠黏膜损伤,增加病毒入侵机会。合并真菌感染或湿疹皮炎时,皮肤屏障功能进一步受损。
5、合并感染因素:
梅毒、淋病等性病会破坏生殖器黏膜完整性,形成病毒入侵通道。HIV感染导致CD4+T细胞减少,使疱疹复发频率增加。生殖器部位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激活潜伏的疱疹病毒。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并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饮食上增加富含赖氨酸的豆制品、鱼类,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坚果巧克力。发作期间选择宽松棉质内裤,避免搔抓皮损。性伴侣应同时接受检测和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无保护性行为。复发频繁者可考虑长期抑制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