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超检查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通常由宫颈刺激、阴道黏膜损伤、子宫内膜异常、宫颈息肉、检查操作因素等原因引起。轻微出血可通过观察休息、保持清洁、避免性生活等方式缓解,病理因素需结合药物治疗或手术处理。
1、宫颈刺激:阴超探头接触宫颈可能引起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点滴状出血。检查后1-2天内避免使用卫生棉条,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出血多可自行停止。
2、阴道黏膜损伤:阴道干涩或探头摩擦可能导致黏膜微小裂伤。检查前使用适量润滑剂,出血时可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盆浴或剧烈运动加重损伤。
3、子宫内膜异常:子宫内膜息肉或增生患者检查后易出血,可能与病变组织脆弱有关。通常表现为褐色分泌物持续3-5天,需结合宫腔镜确诊,药物可选黄体酮、地屈孕酮等调节内膜。
4、宫颈息肉:息肉受机械刺激易引发出血,常伴接触性出血史。出血量较多且色鲜红时建议妇科检查,息肉摘除术或电切术可根治,术后需禁性生活2周。
5、操作因素:检查力度过大或角度不当可能造成损伤。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出血持续超3天或伴腹痛需排除宫颈病变,必要时行阴道镜活检。
阴超后24小时内出现少于月经量的粉红色分泌物属正常现象,保持外阴干燥并观察出血变化。出血期间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鲜枣等促进黏膜修复。日常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若出血伴随发热或异味分泌物需及时复查阴道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