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脑积水可能由先天性畸形、颅内出血、感染、肿瘤、蛛网膜颗粒吸收障碍等原因引起。
1、先天畸形:中脑导水管狭窄或闭锁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病因,多伴有脊柱裂等神经管缺陷。Dandy-Walker综合征等后颅窝畸形可阻断脑脊液循环通路。这类患儿需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或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
2、颅内出血: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后形成的血块可能阻塞脑脊液循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粘连也会影响吸收。出血后脑积水常表现为头围快速增长、前囟膨隆,需通过连续腰穿或Ommaya囊引流处理。
3、中枢感染:化脓性脑膜炎后产生的炎性渗出物会造成导水管粘连,结核性脑膜炎更易形成基底池闭塞。这类患儿除需抗感染治疗外,可能要进行脑室镜下粘连松解手术。
4、占位病变:后颅窝肿瘤如髓母细胞瘤可直接压迫第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会过度分泌脑脊液。术前需通过MRI明确病变性质,多数需手术切除病灶解除梗阻。
5、吸收障碍:蛛网膜颗粒发育不良或静脉窦高压会影响脑脊液回流入血,这类情况多见于颅缝早闭患儿。治疗可采用分流手术或颅骨重塑术改善静脉回流。
母乳喂养可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神经发育,适度头部按摩有助于缓解颅压增高症状。定期监测头围增长曲线,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头颅超声或CT检查。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护理时注意支撑颈部防止意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