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可通过皮肤科、烧伤科、骨科、康复科、伤口造口门诊等科室就诊。褥疮通常由长期受压、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感染、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
1、皮肤科:褥疮早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水疱,皮肤科医生可评估损伤程度并开具外用药物。常用药物包括磺胺嘧啶银乳膏、莫匹罗星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皮肤护理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继续受压。
2、烧伤科:深度褥疮伴组织坏死时需烧伤科处理。医生可能采用清创术、负压引流技术,配合藻酸盐敷料促进肉芽生长。严重感染需静脉输注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抗生素。
3、骨科:合并骨髓炎或需皮瓣移植者应转诊骨科。骨科医生可能实施死骨切除术、肌皮瓣转移术,术后需长期卧床固定。术前需完善CT或MRI评估骨质破坏范围。
4、康复科:康复科侧重功能恢复治疗。压力分散可使用气垫床、泡沫垫,配合紫外线、激光等物理疗法。体位变换每2小时执行一次,注意保持30°侧卧位角度。
5、伤口门诊:专科护士擅长慢性伤口管理。新型敷料如水胶体敷料、含银敷料可加速愈合。定期测量创面大小,记录渗出液性状,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褥疮护理需加强蛋白质摄入,每日保证1.5-2g/kg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体位管理采用"钟摆式"翻身法,骨突处垫软枕。适度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监测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创面渗出多时需增加换药频率,选择高吸收性敷料。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家属需学习减压技巧。合并糖尿病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