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蜈蚣咬伤后可用肥皂水、生理盐水、清水、碘伏、酒精等液体冲洗伤口。蜈蚣毒液呈酸性,碱性液体能中和毒性;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可降低感染风险;紧急情况下流动清水也能起到稀释毒素作用。
1、肥皂水:弱碱性肥皂水是首选清洗液,能有效中和蜈蚣分泌的酸性毒液。将伤口置于流动水下反复冲洗15分钟,配合肥皂泡沫轻柔擦拭。注意避免用力挤压伤口,防止毒液扩散。皮肤破损严重时需改用其他消毒方式。
2、生理盐水:医用生理盐水适合表皮完整但红肿明显的伤口。其渗透压与人体组织液相近,不会刺激神经末梢加重疼痛。冲洗时建议使用20ml注射器加压冲洗,清除毒液的同时保持创面湿润环境。
3、清水处理:野外环境缺乏医疗物资时,清洁流动清水可作为应急选择。持续冲洗20分钟以上能机械性冲刷掉大部分毒液。需注意水源清洁度,浑浊河水可能携带破伤风杆菌等致病微生物。
4、碘伏消毒:含碘消毒液适用于已出现皮肤破溃的伤口。聚维酮碘溶液浓度控制在0.5%-1%,既能杀灭伤口表面细菌,又不会延缓组织修复。消毒后需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衣物摩擦导致二次损伤。
5、酒精使用:75%医用酒精仅限完整皮肤消毒,破损伤口禁用。其快速挥发性可降低局部温度缓解灼痛感,但会刺激暴露的神经末梢。酒精棉球擦拭范围应超出红肿边缘2cm,防止毒素扩散。
被蜈蚣咬伤后24小时内需观察是否出现头晕、心悸等全身症状。饮食宜选择冬瓜、绿豆等利尿排毒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伤口愈合期保持干燥透气,恢复期可进行握拳等轻柔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出现肢体麻木或伤口化脓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