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指育龄夫妇在未采取避孕措施、有规律性生活的情况下,12个月以上未能成功妊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原发性不孕指从未怀孕,继发性不孕指曾怀孕但后续无法再孕。女性因素占40%-50%,男性因素占30%-40%,双方共同因素或不明原因占10%-20%。
1、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疾病导致卵泡发育异常。基础体温监测显示无双向曲线,超声检查可见卵泡生长停滞。克罗米芬、来曲唑等促排卵药物可改善卵泡发育,配合二甲双胍调节胰岛素抵抗。
2、输卵管病变: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输卵管粘连或阻塞。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造影剂滞留,腹腔镜检查可见伞端闭锁。输卵管通液术能疏通轻度粘连,严重者需行输卵管造口术或试管婴儿技术。
3、子宫异常: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改变胚胎着床环境。宫腔镜检查发现内膜息肉或纵隔子宫,三维超声显示宫腔形态异常。宫腔镜电切术处理粘膜下肌瘤,重度粘连需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止复粘。
4、精子异常:少弱畸精子症、精索静脉曲张影响受精能力。精液分析显示精子浓度<15×10⁶/ml,活力<32%。左卡尼汀改善精子能量代谢,严重者需经睾丸穿刺取精结合单精子注射技术。
5、免疫因素:抗精子抗体干扰精卵结合,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性交后试验显示宫颈粘液精子存活率低。小剂量泼尼松调节免疫反应,宫腔内人工授精可绕过宫颈屏障。
备孕期间保持BMI18.5-23.9,每日补充0.4mg叶酸至少3个月。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高温环境及紧身裤。监测排卵期增加同房频率,减少咖啡因摄入至每日<200mg。心理压力过大时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必要时转诊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系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