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制霉素片治疗真菌感染,需严格评估感染风险与药物必要性。
1、药物安全性:
制霉素属于多烯类抗真菌药,局部用药时全身吸收率低于5%,妊娠期B类用药提示动物实验未发现致畸性。阴道给药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时,药物主要作用于黏膜表层,对胎儿影响风险较低。
2、使用指征:
需经妇科医生确诊为真菌性阴道炎后使用,典型症状包括豆渣样白带、外阴瘙痒灼热感。妊娠期激素变化易引发念珠菌增殖,但需排除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感染等混合感染情况。
3、给药方式:
建议选择制霉素阴道栓剂而非口服片剂,单次给药剂量不超过10万单位。用药期间避免性生活,疗程通常控制在7天内,用药后需复查白带常规确认疗效。
4、替代方案:
症状较轻者可尝试碳酸氢钠坐浴、保持外阴干燥等物理疗法。乳酸菌制剂调节阴道微生态可作为辅助手段,但需与抗真菌药物间隔2小时使用。
5、风险监控:
用药后出现宫缩频繁、阴道出血需立即停药就诊。妊娠早期12周前使用需更谨慎,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者需加强血糖监测以防感染复发。
妊娠期抗真菌治疗需兼顾母婴安全,除规范用药外,建议穿着纯棉透气内衣、每日清洗外阴并从前向后擦拭。饮食上减少精制糖摄入,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或制剂。出现外阴红肿溃破时可用煮沸晾凉的绿茶水局部冷敷,避免抓挠皮肤。适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盆浴及公共泳池活动。所有治疗均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真实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