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牙周袋是怎样形成的

2025-05-22

147次浏览

牙周袋形成主要由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咬合创伤、全身性疾病及遗传因素共同导致,表现为牙龈与牙根分离形成的病理性腔隙。

1、菌斑堆积:

口腔细菌在牙面形成生物膜,未及时清除的菌斑会释放毒素刺激牙龈。长期积累导致牙龈炎症,破坏牙龈与牙根之间的结合上皮,形成早期牙周袋。控制菌斑需每日正确刷牙并使用牙线。

2、牙结石刺激:

钙化的菌斑形成牙结石,其粗糙表面持续机械刺激牙龈组织。牙结石压迫龈缘并阻碍口腔自洁作用,加速牙周袋向深部发展。专业洁治可去除龈上龈下结石。

3、咬合创伤:

牙齿排列不齐或咬合关系异常时,异常咬合力会损伤牙周膜纤维。局部长期受力过大会造成牙槽骨吸收,伴随牙龈退缩,形成深而窄的局限性牙周袋。正畸治疗可改善咬合关系。

4、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会降低组织修复能力,患者更易发生牙周袋加深。这类患者牙周袋常伴有明显出血和溢脓,需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进行牙周治疗。

5、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或胶原代谢异常,表现为早发性牙周炎。这类患者的牙周袋进展迅速,往往在年轻时即出现多牙位深牙周袋,需早期干预。

预防牙周袋需建立包含巴氏刷牙法、牙间隙清洁工具使用的日常口腔护理体系,每日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果蔬如猕猴桃、西兰花等增强牙龈抵抗力,避免吸烟等加重牙周组织破坏的行为。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治,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时及时就诊。对于已形成的牙周袋,根据深度选择龈下刮治、翻瓣手术等治疗,重度骨吸收病例可能需引导骨再生术。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