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周围脓肿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穿刺引流、手术切除、营养支持和疼痛管理等方式治疗。该疾病通常由阑尾炎穿孔、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粪石梗阻或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多与大肠杆菌、脆弱拟杆菌等细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右下腹剧痛、发热等症状。临床常用头孢曲松、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周期需持续7-14天直至炎症指标恢复正常。
功能主治:可作为全营养支持或部分营养补充,适用于成人及四岁或四岁以上的儿童.可口服或管饲.
用法用量:1.配制:往杯中注入200毫升温开水,徐徐加入六量匙(量匙在罐中)即55.8克安...
2、穿刺引流:对于局部脓液积聚明显的患者,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能有效减轻脓毒血症风险。操作需在影像学定位下进行,术后需持续监测引流液性状和引流量,必要时联合抗生素冲洗脓腔。
3、手术干预:当脓肿直径超过3cm或合并肠穿孔时,需行腹腔镜脓肿清除术或开腹阑尾切除术。手术可彻底清除感染灶,但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术后需放置腹腔引流管观察3-5天。
4、营养支持:急性期建议采用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逐步过渡到低脂半流食。恢复期需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每日热量摄入不低于1500千卡,必要时可添加肠内营养粉剂。
5、疼痛管理:根据疼痛程度阶梯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曲马多等镇痛药物。物理止痛可采用右下腹热敷,温度控制在40℃以下避免烫伤,每次持续15-20分钟。
患者康复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建议每日步行不超过30分钟。饮食需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限制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摄入。术后2周需复查腹部超声,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及腹部力量训练,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剧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