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如何治疗急性盲肠炎

2025-04-20

277次浏览

急性盲肠炎可通过禁食补液、抗生素治疗、腹腔镜手术、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后护理等方式治疗。急性盲肠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淋巴滤泡增生、粪石嵌顿、肠道寄生虫等因素引起。

1、禁食补液:急性期需立即禁食以减少肠道刺激,静脉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盐平衡,同时进行胃肠减压。每日补液量需根据患者脱水程度调整,通常为2000-3000ml。

2、抗生素治疗: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可覆盖常见肠道菌群,左氧氟沙星适用于青霉素过敏者。抗生素疗程通常持续至术后24-48小时,严重感染需延长至5-7天。

3、腹腔镜手术:采用三孔法切除病变阑尾,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手术时间约30-60分钟,术后24小时可下床活动,适合BMI<30的非穿孔性病例。

4、开腹手术:传统麦氏切口适用于穿孔性阑尾炎或腹腔广泛粘连者。术中需彻底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切口长度约5-8cm,术后需卧床48小时。

5、术后护理: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术后6小时开始踝泵运动预防血栓。24小时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术后3天评估切口愈合情况,7-10天拆除缝线。

恢复期应选择低纤维的米粥、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豆类、牛奶等产气食品。术后两周内限制仰卧起坐等腹压增高运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每日用碘伏消毒切口并观察有无渗液,体温超过38℃需及时复诊。三个月内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