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不会通过接触传染给他人,其本质是皮肤对外界物质的过敏反应或刺激反应。
1、过敏反应:接触性皮炎多由过敏原如镍、染发剂、橡胶等触发,免疫系统产生过度反应导致皮肤炎症。这类反应仅发生在个体接触过敏原时,不具备传染性。
2、刺激反应:强酸、强碱或长期摩擦等物理化学刺激可直接损伤皮肤屏障,引发非免疫性炎症。这种局部损伤不会通过人际接触传播。
3、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因遗传易感性更易发生接触性皮炎,但遗传倾向本身不构成传染源。
4、环境诱因:干燥气候、频繁洗手等环境因素可能加重皮肤敏感度,但不会导致疾病传播。
5、继发感染风险:搔抓破溃的皮炎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感染属于并发症而非皮炎本身传染。
日常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使用温和清洁产品,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急性期可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缓解瘙痒,继发感染时需就医使用莫匹罗星等抗生素。保持皮肤湿润有助于修复屏障功能,推荐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