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手术可通过挂线疗法、瘘管切开术、肛瘘切除术、激光手术、生物补片修补术等方式治疗。肛瘘通常由肛周脓肿破溃、克罗恩病、结核感染、外伤、直肠肛管肿瘤等因素引起。
1、挂线疗法:利用橡皮筋或丝线缓慢切割瘘管,促进组织自愈。适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可减少肛门失禁风险。术后需每日坐浴消毒,定期门诊收紧挂线。
2、瘘管切开术:沿瘘管走向完全切开管壁,清除坏死组织后开放创面。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创面愈合需4-6周。术后需保持排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
3、肛瘘切除术:完整切除瘘管及周围瘢痕组织,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肛瘘。可能与肛腺感染、免疫低下有关,常伴随脓性分泌物、肛门瘙痒。术后需使用头孢克肟、甲硝唑、地奥司明预防感染。
4、激光手术:采用CO2激光汽化瘘管内壁,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浅表性肛瘘,通常由肛裂继发感染引起。术后需避免久坐,每日红外线照射促进愈合。
5、生物补片修补术: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补片填充瘘管腔隙,适合合并糖尿病等愈合障碍患者。常表现为肛门坠胀、排便疼痛,可能与放射治疗史有关。术后需控制血糖,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
肛瘘术后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火龙果、芹菜,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创面的运动,可选择散步或瑜伽。便后使用智能马桶冲洗,定期复查瘘管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内禁止盆浴及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