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乙肝母婴阻断的措施有什么

2025-04-10

172次浏览

乙肝母婴阻断可通过孕前评估、孕期抗病毒治疗、新生儿联合免疫、分娩方式选择、哺乳指导等方式实现。乙肝病毒可能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传播,母婴阻断需多环节干预。

1、孕前评估:育龄女性孕前需检测乙肝两对半和HBV-DNA。HBsAg阳性者评估肝功能及病毒载量,高病毒载量孕妇孕晚期抗病毒治疗可降低宫内感染风险。孕前接种乙肝疫苗是未感染者的最佳预防措施。

2、孕期管理:HBV-DNA≥2×10^5 IU/ml孕妇妊娠28周起需口服替诺福韦、替比夫定等抗病毒药物。每月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避免擅自停药。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无循证依据,不推荐常规使用。

3、新生儿免疫: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需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疫苗按0-1-6月方案完成三针接种,免疫球蛋白剂量需达100IU。联合免疫可使阻断成功率提升至90%以上。

4、分娩防护:剖宫产不能进一步降低传播风险,建议根据产科指征选择分娩方式。分娩时避免胎儿头皮电极监测,减少产道损伤。羊水穿刺等侵入性操作需在病毒载量<10^6 IU/ml时进行。

5、哺乳指导:母亲乳头皲裂或婴儿口腔溃疡时暂停哺乳。服用替诺福韦者不影响哺乳安全性。定期检测婴儿乙肝表面抗体,抗体滴度<10mIU/ml需补种疫苗。避免咀嚼食物喂食婴儿。

乙肝母婴阻断需贯穿孕前至产后全过程,建议高病毒载量孕妇选择三级医院分娩。新生儿完成全程免疫后7-12个月需复查乙肝五项,日常避免与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等物品。哺乳期母亲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避免饮酒。婴儿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是预防的关键措施。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