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是视网膜静脉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飞蚊症和视网膜出血。病因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血管炎等因素有关。
1、免疫异常:
部分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塞病、结节病等,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视网膜静脉血管壁,导致炎症反应。这类患者需进行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需定期监测免疫功能和眼底变化。
2、感染因素:
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等病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血管炎性反应。结核性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会出现特征性的"蜡烛泪滴样"渗出,需进行抗结核治疗;梅毒性患者需规范驱梅治疗。
3、血管炎症:
系统性血管炎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可累及视网膜血管,表现为血管白鞘、出血和渗出。这类患者往往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需进行全身抗炎治疗和血管保护。
4、特发性因素:
部分年轻患者无明确病因,称为Eales病,好发于20-40岁男性。典型表现为反复玻璃体出血,可能与氧化应激和血管通透性改变有关,需密切随访观察。
5、继发损害:
长期炎症可导致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严重者引发玻璃体积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晚期患者可能出现继发性青光眼,需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或抗VEGF治疗。
患者应保持低脂低盐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吸烟者需立即戒烟,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出现视力骤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建议每3-6个月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眼,可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