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下脱位、上脱位及盂唇分离五种类型。
1、前脱位:
占肩关节脱位的95%以上,肱骨头移位至肩胛盂前方。多由间接暴力导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典型表现为方肩畸形、Dugas征阳性,可能伴随腋神经损伤。复位后需悬吊固定3周,康复期进行钟摆运动。
2、后脱位:
肱骨头向肩胛盂后方移位,常见于癫痫发作或电击伤。患者肩关节呈内旋内收位,前臂无法外旋。X线腋位片可见"灯泡征",易漏诊。需采用Stimson法复位,必要时行关节囊修补术。
3、下脱位:
肱骨头向下移位至盂下,上肢呈外展上举位固定。多由强大暴力导致,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临床可见"搭肩试验"阳性,需紧急复位处理。复位后需监测桡动脉搏动及手指感觉。
4、上脱位:
罕见类型,肱骨头突破肩袖向上移位。多伴发肩峰骨折或肩锁关节损伤,表现为肩部异常隆起。需CT评估骨性结构损伤程度,常需手术重建喙肩弓。
5、盂唇分离:
Bankart损伤属于特殊类型,肩胛盂前下缘盂唇撕脱。多见于复发性脱位,关节镜检查可见盂唇缺损。需行Bankart修复术,术后进行肩关节稳定性训练。
急性期应冰敷减轻肿胀,固定期间保持腕手部活动。康复期逐步进行爬墙训练、弹力带抗阻练习,避免过早负重。日常注意改善跌倒风险因素,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反复脱位者建议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肩周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