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病人临终时间受尿毒症程度、并发症、营养状态、器官衰竭速度、医疗干预强度等因素影响,个体差异显著。
1、尿毒症程度:
终末期肾病患者毒素蓄积水平直接影响生存期。血肌酐>707μmol/L、尿素氮>28.6mmol/L时,常伴随严重电解质紊乱,未透析者生存期通常缩短至1-2周。规律透析可延长生存时间,但末期多器官衰竭时透析效果显著下降。
2、并发症控制:
心衰、高钾血症、感染是主要致死因素。急性肺水肿未及时处理可能在48小时内死亡;血钾>6.5mmol/L可导致心脏骤停;合并败血症时生存期约3-7天。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电图、炎症指标。
3、营养代谢状态:
蛋白质能量消耗综合征PEW加速病情恶化。血清白蛋白<25g/L、BMI<18.5的患者,机体代偿能力显著降低。这类患者从出现濒危征兆到死亡通常持续5-10天,需通过肠内营养支持维持基础代谢。
4、多器官衰竭:
心、肺、肝、脑等两个以上器官衰竭预示终末期。心肌酶谱异常合并氧分压<60mmHg时,平均生存期约72小时;出现肝性脑病或瞳孔散大等神经系统症状后,多在24-48小时内死亡。
5、医疗决策影响:
是否继续透析治疗直接影响生存时间。停止透析后,患者通常于7-14天内因尿毒症昏迷死亡;维持透析但出现无尿尿量<100ml/天时,生存期约2-4周。临终关怀需平衡医疗干预与生命质量。
透析患者终末期护理需注重症状缓解,控制水肿可选用呋塞米静脉注射,疼痛管理推荐吗啡皮下注射。每日监测体重变化不超过0.5kg,限制钠摄入<3g/天,蛋白质摄入维持在0.8g/kg。保持半卧位改善呼吸,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家属应接受濒死期呼吸变化潮式呼吸教育,准备地西泮缓解终末期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