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肛裂手术有什么风险

2025-04-04

59次浏览

肛裂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肛门失禁、术后疼痛、伤口愈合延迟等,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或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

1、出血风险:

术中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原发性出血,术后排便摩擦创面或结扎线脱落可能引发继发性出血。少量渗血可通过压迫止血,活动性出血需电凝或缝合处理。术后避免用力排便,监测血红蛋白变化。

2、感染概率:

肛门部位易受粪便污染,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或肛周脓肿。表现为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出现发热。术前肠道准备、术中严格消毒、术后高锰酸钾坐浴可降低风险,必要时使用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3、控便障碍:

手术损伤肛门括约肌可能引发暂时性排气失禁或液体渗漏,多数3-6个月恢复。永久性失禁与过度切断内括约肌有关,需进行肛管直肠测压评估。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力量,严重者需括约肌修补术。

4、疼痛管理:

术后72小时内疼痛最明显,与创面暴露、括约肌痉挛有关。可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口服药物,局部涂抹利多卡因软膏。温水坐浴、保持大便软化可缓解排便痛,持续剧痛需排除血肿或感染。

5、愈合异常:

创面延迟愈合多见于糖尿病患者或切口张力过大,可能形成肛瘘或瘢痕狭窄。术后需控制血糖,每日扩肛防止粘连。维生素E软膏外用促进愈合,瘢痕增生者可注射曲安奈德。

术后两周内建议流质饮食过渡到低渣饮食,增加鸡蛋羹、燕麦粥等摄入。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保持切口清洁干燥,便后使用智能马桶冲洗。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大量出血需立即返院复查,术后1个月需进行肛门指检评估恢复情况。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