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可通过氨茶碱、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药物治疗,通常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慢性支气管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1、支气管扩张剂:
氨茶碱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适用于轻中度肺气肿患者。沙丁胺醇作为β2受体激动剂可快速缓解喘息症状,异丙托溴铵通过阻断M胆碱受体减少气道痉挛。这类药物需避免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
2、抗炎药物:
布地奈德吸入剂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氟替卡松联合沙美特罗可改善肺功能。口服泼尼松适用于急性加重期,但需警惕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长期使用者应监测肾上腺皮质功能。
3、祛痰止咳药:
乙酰半胱氨酸能分解黏蛋白二硫键降低痰液黏度,氨溴索促进呼吸道纤毛运动。羧甲司坦调节支气管腺体分泌,适用于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肺气肿患者。用药期间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4、抗生素治疗:
急性细菌感染时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推荐使用头孢他啶。抗生素疗程通常7-10天,需根据痰培养结果调整方案。
5、氧疗与营养:
长期低流量吸氧可延缓肺动脉高压进展。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需静脉补充替代制剂。蛋白质摄入应达1.2-1.5g/kg/d,补充维生素D3改善骨骼健康。
肺气肿患者需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坚持腹式呼吸训练可提升膈肌运动效率。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如鱼肉、鸡蛋、乳制品,搭配西兰花、胡萝卜等抗氧化蔬菜。每周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延缓肺功能下降,但需避免寒冷干燥环境锻炼。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预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