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肝肾不足常见于长期熬夜者、过度节食人群、慢性病患者、产后女性及中老年群体。
1、长期熬夜者:
昼夜节律紊乱会抑制肝脏造血功能,导致肝血亏虚。长期睡眠不足使肾精无法正常化生为气血,表现为头晕耳鸣、指甲干枯。建议22点前入睡,午间小憩20分钟,睡前用艾叶泡脚促进循环。
2、过度节食人群:
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影响脾脏运化功能,导致气血生化无源。严格素食者易缺乏造血所需的铁、维生素B12,出现月经量少、眼睑苍白。每日应保证50g红肉或动物肝脏,搭配红枣、黑芝麻等补血食材。
3、慢性病患者:
糖尿病、高血压等消耗性疾病会损伤肾精,与长期服药导致的肝肾代谢负担有关。这类人群多伴随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症状。中医常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配合黄芪、当归等补气生血。
4、产后女性:
分娩时大量失血耗伤营血,哺乳期营养流失加重肝肾亏虚。典型表现为脱发、健忘、乳汁清稀。建议服用阿胶糕补充铁元素,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避免过早从事体力劳动。
5、中老年群体:
年龄增长导致肾气自然衰退,胃肠吸收功能下降影响气血生成。常见视物模糊、关节僵硬等衰老症状。日常可食用枸杞山药粥,练习太极拳云手动作,定期艾灸关元穴培补元气。
气血两虚者应保持每周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消耗。饮食上多摄入牛肉、菠菜、黑木耳等高铁食物,搭配核桃、黑豆等补肾食材。长期症状未改善需进行铁代谢、甲状腺功能等医学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