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可能由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感染刺激、代谢障碍、精神紧张等原因引起,其危害包括皮肤损害、关节病变、代谢综合征、心理障碍、共病风险增加等。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腐生肌。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痔疮、肛裂,症见大便出血,或疼痛、有下坠感;亦用于肛周湿疹。
用法用量:外用,涂搽患处。
银屑病典型表现为红斑覆盖银白色鳞屑,好发于头皮、肘膝等部位。反复发作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增加继发感染风险。局部护理需使用尿素软膏、水杨酸制剂软化角质,避免搔抓刺激。
约30%患者会发展为银屑病关节炎,表现为指趾关节肿胀疼痛,严重者出现关节畸形。关节病变可能与IL-23/Th17通路异常激活有关,需通过甲氨蝶呤、阿达木单抗等药物控制炎症。
患者常合并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综合征。慢性炎症状态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建议定期监测血糖血脂,采取地中海饮食模式控制体重。
皮损可见性易引发焦虑抑郁,约60%患者存在病耻感。心理应激又会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训练可改善情绪状态,必要时联合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
银屑病患者发生炎症性肠病、葡萄膜炎风险增高2-3倍。系统性炎症可能通过细胞因子风暴影响多器官功能,需定期筛查肠镜、眼底检查等并发症。
银屑病患者需保持低糖低脂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瑜伽,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同形反应。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使用无皂基清洁剂减少皮肤刺激。皮损广泛或伴随全身症状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生物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可显著改善中重度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