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50%,属于常见肛肠疾病,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静脉丛和肛管皮下静脉丛扩张、淤血形成的团块,根据发病部位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高发年龄集中在30-50岁,久坐、便秘、妊娠、辛辣饮食等是主要诱因。轻度痔疮表现为便后出血、肛门瘙痒;重度可能出现脱出、嵌顿或血栓形成。保持规律排便、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久站可有效预防。症状加重时需就医,通过肛门镜检查明确分期。
痔疮患者日常需注意肛门清洁,便后建议用温水冲洗。饮食上多吃芹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00毫升。避免搬运重物或剧烈运动增加腹压,可进行提肛锻炼增强盆底肌功能。急性发作期可用温水坐浴缓解疼痛,若出现持续出血或脱出无法回纳,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必要时接受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