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外阴瘙痒可通过保持清洁干燥、选择棉质内衣、避免刺激性洗液、控制血糖水平、及时就医等方式预防。外阴瘙痒通常由激素变化、分泌物增加、感染、皮肤敏感、妊娠期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后轻轻拍干水分,避免用力擦拭导致皮肤破损。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外阴。不建议使用阴道冲洗器,以免破坏正常菌群平衡。
2、衣物选择:
穿着100%纯棉内裤,每日更换1-2次。避免穿紧身裤、化纤材质内衣,减少局部摩擦和闷热。睡眠时可选择宽松睡裙,保持会阴部通风。洗涤内衣时用中性洗衣液,漂洗彻底避免化学残留。
3、避免刺激:
禁用含香料、酒精的卫生护垫或湿巾。如厕后可用无添加剂的婴儿柔湿巾清洁。游泳后立即更换泳衣,避免公共浴池坐浴。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减少汗液刺激。
4、血糖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易发霉菌感染,需定期监测空腹血糖。控制每日主食摄入量在200-250克,分5-6餐进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藜麦,搭配适量运动如孕妇瑜伽。
5、感染处理:
外阴红肿伴豆渣样白带可能提示念珠菌感染,需就医进行白带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选用克霉唑栓、制霉菌素片等孕期安全药物。细菌性阴道病表现为鱼腥味分泌物,需甲硝唑栓剂治疗。
孕妇出现外阴瘙痒需避免搔抓,可冷敷缓解症状。饮食上增加酸奶、大蒜等天然抗菌食物,补充维生素B族增强皮肤抵抗力。适度进行盆底肌锻炼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瘙痒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发热、排尿疼痛时,应立即到产科或皮肤科就诊,排除疱疹、湿疹等疾病。妊娠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使用含激素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