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脚肿可通过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等药物治疗,通常由静脉回流障碍、心功能不全、肾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
1、利尿剂治疗:
呋塞米作为高效利尿剂,能快速缓解心源性或肾性水肿。螺内酯作为保钾利尿剂,适用于长期水肿伴低钾血症患者。氢氯噻嗪通过抑制肾小管钠重吸收改善轻度水肿,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平衡。
2、静脉活性药物:
地奥司明可增强静脉张力,改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导致的脚肿。迈之灵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下肢肿胀,适用于静脉回流障碍患者。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3、病因治疗药物:
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联合使用地高辛改善心肌收缩力。肾功能异常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药物剂量,必要时采用肾脏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纠正代谢异常。
4、局部外用药物: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可促进组织液回流,缓解局部肿胀症状。肝素钠软膏通过抗凝血作用改善微循环,适用于静脉淤血性水肿。外用药物需避开破损皮肤,每日涂抹2-3次配合按摩。
5、营养支持治疗:
低蛋白血症患者需补充人血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维生素B1缺乏导致的水肿应给予硫胺素治疗。营养不良性水肿需调整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摄入。
日常护理需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建议采用间歇性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适度进行踝泵运动增强肌肉泵作用,睡眠时保持足部高于心脏平面10-15厘米。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发现持续肿胀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评估心肾功能。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的香蕉、菠菜,避免长时间站立加重静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