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调整饮食、静脉补液、控制感染、补充电解质等方式治疗。拉肚子脱水通常由肠道感染、食物中毒、消化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口服补液盐:轻度脱水首选口服补液盐溶液,能快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配方包含氯化钠、枸橼酸钠、氯化钾和葡萄糖,每包冲调250ml温水,分次饮用至尿量恢复正常。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加重渗透性腹泻。
2、调整饮食结构:采用BRAT饮食法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减轻肠道负担。急性期禁食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步添加蒸蛋、藕粉等低渣饮食。每日少量多餐,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
3、静脉补液治疗: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或乳酸钠林格液。儿童按50-100ml/kg分阶段补液,成人每日补液量需达到3000-4000ml。监测皮肤弹性、眼窝凹陷程度等脱水体征改善情况。
4、控制感染因素:细菌性腹泻可选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病毒性腹泻以对症治疗为主,轮状病毒感染需注意粪口隔离。血便或发热患者应及时进行粪便培养和药敏试验。
5、电解质平衡监测:定期检测血清钾、钠、氯水平,严重低钾血症需静脉补钾。糖尿病患者需同步监测血糖,慢性肾病患者需控制补液速度。长期腹泻患者建议检测微量元素锌和镁。
发生腹泻时应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观察是否出现少尿、嗜睡等脱水危象。儿童和老年人需特别注意肛周皮肤护理,每次排便后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恢复期可适量饮用米汤、胡萝卜汁补充营养,避免剧烈运动直至完全康复。持续48小时未缓解或出现意识改变需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