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白内障能不能不做手术

2025-04-05

198次浏览

白内障可通过药物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延缓进展,但手术仍是目前唯一有效根治方式。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年龄增长、紫外线暴露、糖尿病、眼部外伤等因素可能导致白内障发展。

1、药物治疗:

早期白内障可尝试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苄达赖氨酸滴眼液等药物延缓进展,但无法逆转已浑浊的晶状体。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使用,适用于暂未影响视力的初期患者。

2、紫外线防护:

佩戴UV400防护墨镜可减少紫外线对晶状体的损伤,避免长时间强光暴露。户外活动时建议戴宽檐帽配合墨镜使用,降低光氧化反应导致的蛋白质变性风险。

3、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长期高血糖会加速晶状体代谢紊乱,通过饮食管理、规律运动、药物控糖可延缓白内障进展速度。

4、营养干预:

增加蓝莓、菠菜、胡萝卜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摄入,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研究显示每日摄入6mg叶黄素可降低白内障风险,但无法治疗已形成的混浊。

5、手术评估:

当视力下降至0.5以下或影响日常生活时,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标准治疗方案。现代微创手术切口仅2-3mm,90%患者术后视力可恢复至0.8以上。

白内障患者日常需保持每天30分钟户外散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避免吸烟及过量饮酒。建议每半年进行视力、眼压、眼底检查,当出现视物模糊加重、眩光、复视等症状时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术后需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避免揉眼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人工晶体位置。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