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症状可能由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异常、姿势反射障碍、伴随性癫痫、智力发育障碍等原因引起。
1、运动迟缓:患儿抬头、翻身、坐立等里程碑动作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早期表现为主动运动减少,下肢交叉呈剪刀步态,部分病例存在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康复训练需通过Bobath疗法、Vojta诱导训练改善神经可塑性。
功能主治:本药为原发性大发作和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对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和复杂部分性及部分性发作继发大发作)疗效不佳。对婴儿良性肌阵挛癫痫、婴儿痉挛有一定疗效,对肌阵挛性失神发作需加用乙琥胺或其他抗癫痫药才有效。对难治性癫痫可以试用。本药除用于抗癫痫外,还可用于治疗热性惊厥、运动障碍、舞蹈症、卟啉症、精神分裂症、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肾上腺功能紊乱,以及预防酒精戒断综合征。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每日按体重15mg/kg或每日600~1200mg分次2~3次服。开始时按5~10 mg/kg,一周后递增,至能控制发作为止。当每日用量超过2500mg时应分次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每日最大量为按体重不超过30 mg/kg、或每日1.8~2.4g。2.小儿常用量:按体重计与成人相同,也可每日20~30mg/kg,分2~3次服用或每日15 mg/kg,按需每隔一周增加5~10 mg/kg,至有效或不能耐受为止。
2、肌张力障碍:痉挛型脑瘫可见折刀样肌张力增高,手足徐动型则呈现齿轮样强直与肌张力忽高忽低。被动活动关节时阻力明显,跟腱挛缩导致尖足畸形。水疗和矫形器能缓解肌肉痉挛。
3、姿势异常:患儿无法维持稳定坐姿,常呈现角弓反张或蛙状体位。原始反射如拥抱反射持续存在,平衡反应明显减弱。神经发育疗法可通过调整重心分布改善姿势控制。
4、伴随癫痫:约35%患儿出现局灶性或全面性发作,脑电图显示多灶性棘慢波放电。癫痫持续状态会加重脑损伤,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等抗癫痫药物需长期规律服用。
5、智力障碍:50%患儿存在轻度至中度认知缺陷,表现为语言发育落后、执行功能障碍。结构化教育配合认知训练可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严重者需进行吞咽功能评估与营养支持。
脑瘫患儿的日常护理需注重体位摆放与关节活动度维持,推荐游泳、骑马等适应性运动。饮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与维生素D摄入,吞咽困难者需调整食物质地。定期进行GMFM量表评估,多学科团队协作能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