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为什么很多人会得脂溢性脱发

2025-05-25

178次浏览

脂溢性脱发主要由遗传因素、雄激素水平异常、皮脂分泌过剩、毛囊微循环障碍及精神压力等因素共同导致,表现为头皮油腻、毛发逐渐稀疏。

1、遗传因素:

约70%的脂溢性脱发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特定基因如AR基因变异会导致毛囊对雄激素敏感性增加,使毛囊生长期缩短,逐渐微型化。这类脱发通常从青春期后开始显现,男性表现为发际线后移或头顶稀疏,女性多为头顶毛发弥漫性变薄。

2、雄激素影响:

体内二氢睾酮DHT水平升高是核心诱因。睾酮在5α还原酶作用下转化为DHT,过度活跃的DHT会攻击毛乳头细胞,抑制毛囊正常代谢周期。女性在更年期或患多囊卵巢综合征时,激素失衡同样可能诱发此类脱发,常伴有痤疮或体毛增多等高雄表现。

3、皮脂分泌异常:

皮脂腺过度分泌会堵塞毛囊口,形成脂溢性皮炎环境。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在富脂环境下繁殖,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破坏毛囊干细胞微环境。患者头皮常出现黄色油腻鳞屑,伴随瘙痒感,反复搔抓会加速毛发脱落。

4、微循环障碍:

头皮毛细血管收缩或血流灌注不足会导致毛囊营养供应减少。长期熬夜、吸烟等因素加重局部缺氧状态,使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临床观察显示,脱发区域头皮温度通常比正常区域低1-2℃,反映局部血液循环不良。

5、精神因素:

慢性压力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毛囊周期,促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分泌增加,该物质可直接抑制毛囊生长。焦虑抑郁状态还会诱发拔毛癖等行为异常,形成脱发恶性循环。

建议日常选用温和控油洗发产品,避免过度烫染;保证充足睡眠与规律运动,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有氧运动改善微循环;饮食增加富含锌牡蛎、坚果、维生素B族全谷物、深色蔬菜及优质蛋白鱼类、豆制品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若脱发面积持续扩大或伴随红斑渗出,需及时至皮肤科进行毛囊检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米诺地尔或非那雄胺等药物干预。女性患者需完善性激素六项检查排除内分泌疾病。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