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岁老人吸氧时长需根据基础疾病和血氧饱和度调整,建议通过低流量吸氧、间歇性吸氧、动态监测、夜间补氧、避免长期高浓度等方式控制。吸氧需求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睡眠呼吸暂停、肺炎、高原反应等因素引起。
功能主治:行气破瘀,生肌止痛。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时有阴部瘙痒;霉菌性阴道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洗净外阴部,将栓剂塞入阴道深部。每晚1粒
慢性缺氧老人建议采用1-2升/分钟低流量吸氧,避免二氧化碳潴留。使用鼻导管或普通面罩时需保持湿化,每日持续吸氧不超过15小时。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3%即可,无需追求过高数值。
轻度呼吸功能不全者可采取吸氧30分钟、休息2小时的间歇模式。活动后气促时临时增加吸氧1小时,平静状态下可暂停。配合指脉氧仪监测,避免形成氧依赖。
每周检测动脉血气分析,根据PaO2和PaCO2数值调整方案。合并肺心病者需维持PaO2>60mmHg,Ⅱ型呼衰患者需控制吸氧浓度低于35%。便携式氧浓缩机更适合居家使用。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需在夜间使用自动调氧机,通过CPAP模式维持气道开放。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建议睡前吸氧2小时,采用斜坡式流量调节从3升逐步降至1升。
未经处理的气胸、重度肺大泡患者禁止常规吸氧。氧中毒风险人群需严格控制吸氧浓度,出现胸骨后疼痛或干咳时应立即停氧。长期吸氧者每半年需进行眼底检查。
老年患者吸氧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硒元素抗氧化。每日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增强膈肌力量,睡眠时采用30°半卧位改善通气。制氧机滤网需每月更换,鼻导管每周消毒,潮湿环境需配备除湿装置防止细菌滋生。突发意识模糊或发绀加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