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外伤可通过冰敷消肿、观察症状、清洁伤口、避免剧烈活动、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头部外伤通常由撞击硬物、高空坠落、运动损伤、交通事故、暴力打击等原因引起。
受伤后24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肿胀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缓解疼痛和肿胀。注意避免冻伤,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隔开皮肤。
密切监测24小时内的意识状态,若出现持续头痛、呕吐、嗜睡、视物模糊、肢体无力需立即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脑震荡、颅内出血等严重情况,儿童和老年人需特别警惕。
用生理盐水冲洗表浅伤口,清除沙石等异物。小伤口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大伤口需到医院清创缝合。注意检查伤口深度,头皮血管丰富易大量出血。
受伤后72小时内禁止跑步、跳跃等运动,避免加重颅内水肿。睡眠时垫高头部15-30度,减少头部充血。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当出现意识丧失、抽搐、耳鼻流血、瞳孔不等大等危险体征时,需立即呼叫急救。严重颅脑损伤可能需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等神经外科手术。
恢复期保持环境安静,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两周内避免足球、拳击等对抗性运动,可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定期复查头颅CT观察恢复情况,长期头痛者可尝试经颅磁刺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