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肩周炎可通过按摩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天宗穴、曲池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肩周炎多由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变、慢性劳损、外伤、受凉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1、肩髃穴:
位于肩峰端下缘三角肌上部中央凹陷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画圈方式按压3-5分钟。该穴位属手阳明大肠经,刺激可改善肩关节血液循环,缓解肩前区疼痛和上举困难。按摩时配合热敷效果更佳,注意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2、肩髎穴:
在肩峰后下方,臂外展时肩髃穴后约1寸凹陷处。该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主治肩臂挛痛不遂。按摩时可用食指关节进行点揉,有助于松解肩后部肌肉粘连,改善外展和后伸受限。急性期疼痛明显者可先进行局部热敷再按摩。
3、肩贞穴:
位于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纹头上1寸处。按摩此穴可缓解肩后部放射性疼痛和夜间痛,尤其适合伴有上肢麻木的患者。操作时用拇指垂直向下按压,配合肩关节缓慢环转运动,每次持续2-3分钟,每日2-3次。
4、天宗穴:
在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平第4胸椎。该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主治肩胛疼痛和上肢功能障碍。按摩时患者可取坐位,施术者用掌根按揉,能有效缓解肩胛区酸痛和手臂后伸受限。可与肩前部穴位交替刺激。
5、曲池穴:
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属手阳明大肠经。虽非肩部穴位,但通过经络传导可远端调节肩关节功能。按摩时配合肩部活动能增强止痛效果,特别适合伴有肘关节不适的患者。可用拇指掐按或艾灸辅助治疗。
肩周炎患者除穴位按摩外,建议每日进行爬墙运动、钟摆运动等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增加活动范围。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避免寒凉刺激。夜间睡眠时注意肩部保暖,疼痛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护肩固定。若经2-3周自我调理无改善,或出现肩关节明显僵硬、肌肉萎缩等表现,需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必要时接受超声波、关节松动术等专业治疗。长期顽固性肩周炎需排除颈椎病、肩袖损伤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