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比较快

2025-04-17

195次浏览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增加喂养频率、蓝光治疗、补充益生菌、暂停母乳喂养、静脉注射白蛋白等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喂养不足、母婴血型不合、感染、遗传代谢疾病等原因引起。

1、增加喂养:新生儿黄疸与胆红素排泄速度相关,增加喂养次数可促进肠道蠕动,加速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建议每2-3小时喂养一次,母乳喂养者需确保正确含接姿势,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增加10-15ml奶量。每日排便3次以上可有效降低黄疸水平。

功能主治:主治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急慢性腹泻、便秘,也可用于治疗中型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及消化不良、腹胀。

用法用量:口服,用温水,中服。1.0-1岁儿童,一次半包。2.1-5岁儿童,一次1包。3.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2包;一日3次。温垫的牛奶或温开水冲服。

2、蓝光治疗:病理性黄疸需接受425-475nm波长蓝光照射,通过光异构作用将脂溶性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治疗期间需遮盖眼睛及会阴部,每4小时翻身一次,监测体温及脱水情况。光疗12小时后血清胆红素可下降1-2mg/dl。

3、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会影响胆红素代谢,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竞争性抑制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每日补充1.5亿CFU动物双歧杆菌,配合母乳低聚糖可提升定植效率。

4、暂停母乳:母乳性黄疸可能与母乳中孕酮代谢产物抑制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有关。血清胆红素>15mg/dl时建议暂停母乳24-48小时,改用水解蛋白配方奶。期间需定时挤奶维持泌乳,黄疸消退后可恢复母乳喂养。

5、白蛋白输注:重度黄疸合并白蛋白<25g/L时,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可增加胆红素结合位点。每公斤体重1g白蛋白可结合8.5mg胆红素,需配合输注免疫球蛋白预防溶血。治疗期间监测尿量及心肺功能。

新生儿黄疸护理需保持室温26-28℃,每日晒太阳不超过15分钟。母亲饮食应增加南瓜、胡萝卜等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避免进食蚕豆等可能诱发溶血的食品。抚触按摩可促进肠蠕动,每日3次顺时针腹部按摩配合被动操。若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四肢黄染超过肘膝关节、嗜睡拒奶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