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轻度和重度的判断需结合临床症状、血液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结果综合评估。
轻度自身免疫性肝病通常表现为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无症状,血液检查显示转氨酶轻度升高,胆红素正常或略高,影像学检查无明显肝脏结构改变。重度患者可能出现明显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症状,血液检查显示转氨酶显著升高,胆红素明显增高,白蛋白降低,凝血功能异常,影像学检查可见肝脏缩小、脾脏肿大或门静脉高压表现。
血液检查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是重要指标,轻度患者通常不超过正常值上限5倍,重度患者可能超过10倍。免疫球蛋白G水平在轻度患者中轻度升高,重度患者显著增高。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但无法直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金标准。轻度患者肝组织可见界面性肝炎和淋巴细胞浸润,但无广泛纤维化或肝硬化;重度患者可见桥接纤维化、肝硬化或大面积肝细胞坏死。非侵入性肝纤维化评估方法如肝脏弹性成像也可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日常护理需注意规律作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限制高脂食物。严格禁酒,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