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鹅口疮医学称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可通过口腔黏膜上的白色凝乳状斑块初步判断,斑块不易擦除,强行剥离可能出血。
一、典型症状识别:
鹅口疮最显著的特征是口腔内出现白色或乳白色斑块,常见于舌面、颊黏膜或上颚。这些斑块形似奶渍,但擦拭时不易脱落,用力刮擦可能导致黏膜轻微出血。患儿可能因疼痛表现出拒食、烦躁或哭闹,部分伴随口角潮红或裂口。婴幼儿唾液分泌增多或出现不明原因低热也需警惕。
二、与其他口腔疾病的区别:
需与奶垢残留、疱疹性口炎等区分。奶垢轻拭即可去除且无黏膜损伤;疱疹性口炎多伴随水疱和溃疡,斑块呈灰黄色。鹅口疮斑块刮片镜检可见念珠菌菌丝,此为确诊依据。若患儿近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力低下或母亲有阴道念珠菌感染史,更需重点排查。
三、家庭初步处理建议:
发现疑似症状可用干净棉签轻触斑块测试附着程度,避免强行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乳头或奶嘴,患儿餐具需每日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建议同步检查母亲乳头是否有脱屑或灼痛感。2%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患处为常用家庭护理方式,但需注意浓度控制。
日常需保持婴幼儿口腔清洁,喂养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避免过度使用消毒湿巾擦拭口腔,以免破坏正常菌群平衡。患儿衣物应单独清洗并阳光暴晒,玩具定期用高温蒸汽消毒。若斑块3日内未消退或扩散至咽喉,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真菌治疗。哺乳期母亲若出现乳头皲裂或乳晕脱屑,建议与婴儿同步接受治疗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