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大黄泡水喝的功效 大黄现代应用方法有什么

2022-11-23

10817次浏览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主产于甘肃、青海、四川。传统医学认为,大黄药性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治疗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烧烫伤(外用)。

功能主治:清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胃肠积热所致的便秘,症见大便不通、脘腹胀满、口苦尿黄。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40~80 粒(4~8g),一日 2 次。

功效作用

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作用。

泻下攻积:

大黄苦寒沉降,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还能泄热。因此,可用于治疗实热积滞便秘。此外,通过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多种病因导致的便秘。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大黄苦寒沉降,能够使上炎之火下泄,内服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作用;外用具有泻火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血热吐衄、火邪上炎导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或热毒痈肿疔疖、烧烫伤。

逐瘀通经:

大黄主沉降,走下焦,入血分,具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可用于治疗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瘀血经闭、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

利湿退黄:

大黄泻下通便,能够导湿热之邪外出,具有利湿退黄的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湿热痢疾、湿热黄疸、湿热淋证等。

现代应用

1、大黄具有泻下的作用,可运用于清热泻火药、泻下药中,如当归龙荟丸、润通丸、麻仁丸、大黄通便颗粒、通幽润燥丸等。

2、大黄具有抗溃疡、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可运用于清热药中,如胃欣舒胶囊、小败毒膏、新清宁片、儿童清热口服液、牛黄清宫丸等。

3、大黄还具有肾脏保护、保肝利胆等作用,可运用于治疗肾炎、肝炎等疾病的清热药中,如苦胆丸、复方益肝丸、利胆排石颗粒、复肾宁片、利胆片等。

需要注意,大家应该合理的使用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当您有用药需求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人群

大黄适用于积滞便秘者;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烧烫伤者;瘀血诸证者;湿热痢疾、黄疸、淋证者。

积滞便秘者:

大黄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能够治疗积滞便秘,改善患者排便困难、粪便干结、便血等症状。

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烧烫伤者:

大黄苦寒沉降,能够使上炎之火下泄,内服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作用;外用具有泻火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血热吐衄、火邪上炎导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或热毒痈肿疔疖、烧烫伤。

瘀血诸证者:

大黄主沉降,走下焦,入血分,具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作用,可用于治疗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瘀血经闭、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

湿热痢疾、黄疸、淋证者:

大黄泻下通便,能够导湿热之邪外出,具有利湿退黄的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疗湿热痢疾、湿热黄疸、湿热淋证等。

需要注意,本品多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来治疗上述疾病,具体组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用药物情况等制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大家不要盲目用药。

禁忌人群

非实证者、脾胃虚弱者、孕妇以及月经期、哺乳期妇女慎用。

非实证者:

大黄为峻烈攻下之品,易伤正气,如非实证,不易妄用。

脾胃虚弱者:

大黄性味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

孕妇以及月经期、哺乳期妇女:

大黄性沉降,能够活血祛瘀。因此孕妇、月经期、哺乳期慎用。

使用方法

内服或外用。

内服: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后内服。需要注意,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外用:

外用适量,研末敷于患处。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3-15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尚不明确,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合用其他药物,请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食用方法

大黄可以泡水饮用,取少量大黄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即可。

温馨提示

大黄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若需要服用本品治病或调理身体,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以免发生用药风险。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