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IM医学上是指什么

2025-04-01

16240次浏览

IM在医学上通常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

1、病毒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由EB病毒通过唾液传播感染所致。该病毒侵入B淋巴细胞后引发免疫反应,患者外周血中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增多。典型症状包括持续1-2周的发热,咽部充血伴白色伪膜形成。

2、免疫反应:

EB病毒感染后激活T淋巴细胞过度增殖,导致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最为明显。约50%患者伴有脾脏肿大,实验室检查可见淋巴细胞比例超过50%,异型淋巴细胞占比超10%。

3、临床表现:

疾病初期表现为乏力、头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特征性三联征: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出现眼睑浮肿或皮疹,使用氨苄西林类药物后皮疹发生率可达90%。

4、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需结合血清学检测,包括EB病毒抗体VCA-IgM阳性和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外周血涂片发现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具有诊断意义,需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虫病等鉴别。

5、治疗原则:

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发热期建议卧床休息。咽痛可使用布洛芬缓解,重症患者可短期应用泼尼松。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对EB病毒效果有限,仅用于免疫缺陷患者。脾大者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破裂。

患者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缓解咽痛。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2-3个月内避免对抗性体育运动。密切监测体温及淋巴结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严重腹痛需立即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