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患者需根据病因和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常用药物包括抗生素、鼻用糖皮质激素、黏液溶解促排剂三类。
1、抗生素类:
功能主治:预防和治疗常年性及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也可用于血管舒缩性鼻炎。
用法用量:鼻腔喷入:左手喷右侧鼻孔,右手喷左侧鼻孔,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成人:开始时每个鼻...
细菌性鼻窦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或克拉霉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用药前建议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避免耐药性产生。急性发作期疗程通常为10-14天,慢性患者可能需要延长疗程。需注意胃肠道反应和过敏等不良反应。
2、鼻用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通气功能。适用于过敏性因素或伴随鼻息肉的患者,需连续使用2-4周见效。长期使用者应监测鼻黏膜状态,儿童需选择低剂量剂型。
3、黏液溶解促排剂: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能降低分泌物黏稠度,促进纤毛摆动。配合鼻腔冲洗可加速脓性分泌物排出,缓解头面部胀痛。胃肠功能较弱者建议餐后服用,避免胃部不适。
日常护理需保持鼻腔湿润,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2-3次,室温维持在22-26℃避免冷空气刺激。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猕猴桃、西兰花等增强免疫力,限制乳制品摄入减少黏液分泌。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潜水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度有助于鼻窦引流,若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需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