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容易失控可通过心理调节、压力管理、行为干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激素波动、睡眠不足、慢性压力、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原因引起。
1、激素调节:雌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异常可能导致情绪波动。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激素水平,每日晒太阳30分钟可促进血清素分泌,瑜伽等舒缓运动能平衡自主神经系统。避免高糖饮食减少血糖波动对情绪的影响。
功能主治:本药为原发性大发作和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对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和复杂部分性及部分性发作继发大发作)疗效不佳。对婴儿良性肌阵挛癫痫、婴儿痉挛有一定疗效,对肌阵挛性失神发作需加用乙琥胺或其他抗癫痫药才有效。对难治性癫痫可以试用。本药除用于抗癫痫外,还可用于治疗热性惊厥、运动障碍、舞蹈症、卟啉症、精神分裂症、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肾上腺功能紊乱,以及预防酒精戒断综合征。
用法用量:1.成人常用量:每日按体重15mg/kg或每日600~1200mg分次2~3次服。开始时按5~10 mg/kg,一周后递增,至能控制发作为止。当每日用量超过2500mg时应分次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每日最大量为按体重不超过30 mg/kg、或每日1.8~2.4g。2.小儿常用量:按体重计与成人相同,也可每日20~30mg/kg,分2~3次服用或每日15 mg/kg,按需每隔一周增加5~10 mg/kg,至有效或不能耐受为止。
2、睡眠优化:长期睡眠剥夺会降低前额叶皮层对杏仁核的控制力。建立固定入睡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电子设备蓝光刺激,卧室温度维持在18-22℃。午睡控制在20-30分钟可改善情绪调节能力。
3、压力缓解:慢性压力使皮质醇持续升高。采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每天3次,正念冥想每周3次每次15分钟,定期进行园艺等自然接触活动可降低压力激素水平。
4、药物干预:焦虑症可能与5-羟色胺系统失调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过度担忧等症状。舍曲林、帕罗西汀等SSRI类药物可调节神经递质,丙戊酸钠等心境稳定剂适用于双相障碍。需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用药。
5、物理疗法:经颅磁刺激可改善前额叶-边缘系统功能连接,每周3次连续6周。生物反馈训练帮助掌握自主神经调控技巧,光疗箱每日30分钟对季节性情绪失调有效。严重病例可考虑迷走神经刺激术。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建立情绪日记记录触发因素。当出现自伤念头或持续两周以上功能受损时,需立即至精神心理科就诊。社交支持系统中可加入互助小组,认知行为治疗通常需要8-12周产生显著效果。环境调整如减少噪音刺激、增加绿色植物布置也有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