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排液可通过观察颜色、气味、质地、量及伴随症状进行判断,通常由激素变化、感染、异物刺激、肿瘤、生殖系统病变等原因引起。
1、颜色异常:
正常阴道分泌物呈透明或乳白色。黄色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可能提示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感染;血性分泌物需警惕宫颈息肉、子宫内膜病变或恶性肿瘤。灰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常见于念珠菌感染。
2、气味变化:
生理性排液无明显气味。鱼腥臭味多与细菌性阴道病相关;恶臭味可能由厌氧菌感染、宫颈癌或阴道异物导致。使用pH试纸检测分泌物pH值>4.5时,需考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感染。
3、质地改变:
排卵期分泌物呈蛋清样拉丝状。泡沫状分泌物常见于滴虫感染;稠厚凝乳状多为念珠菌性阴道炎。水样排液持续增多时,需排查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癌可能。
4、分泌量增多:
每日分泌量超过5ml或需频繁更换护垫属异常。妊娠期、排卵期激素波动可致生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可能与衣原体感染、慢性宫颈炎相关,常伴外阴瘙痒或性交痛。
5、伴随症状:
外阴灼热感、排尿痛多提示泌尿生殖道感染;下腹坠胀需警惕盆腔炎性疾病。绝经后出血伴排液需排除子宫内膜癌。异常排液合并消瘦、发热时,应筛查生殖系统结核或恶性肿瘤。
每日温水清洗外阴,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饮食可增加酸奶、蔓越莓等富含益生菌食物;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出现持续异常排液超过两周、分泌物带血或伴随发热时,需及时妇科就诊进行白带常规、HPV检测或阴道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