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肚子疼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泌尿系统结石、妇科疾病等原因引起。
1、饮食不当:
功能主治: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开)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应加倍。
短时间内摄入过量生冷、辛辣或变质食物可能刺激消化道黏膜,引发胃肠痉挛性疼痛。典型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绞痛,可能伴随腹胀、恶心。调整饮食结构、局部热敷多可缓解,持续超过6小时需排除其他病因。
2、胃肠功能紊乱:
精神紧张或作息紊乱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异常,出现左下腹隐痛或绞痛,排便后常减轻。这类功能性腹痛通常不伴随发热、呕吐,通过规律作息、腹部按摩及益生菌补充可改善症状。
3、急性胃肠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胃肠黏膜炎症,疼痛多位于中上腹,伴随腹泻、呕吐及发热。诺如病毒、沙门氏菌是常见病原体,轻度感染通过补液和蒙脱石散等药物可控制,严重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4、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移动可能引发突发性侧腹部剧痛,疼痛常向会阴部放射,伴随血尿、尿频。B超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通过多饮水促排,顽固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处理。
5、妇科疾病:
女性突发下腹坠痛需考虑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急症,疼痛多呈撕裂样,可能伴随阴道出血。盆腔超声检查能鉴别病因,部分病例需紧急腹腔镜手术止血或病灶切除。
突发腹痛期间建议暂停固体食物摄入,选择米汤、电解质溶液等流质饮食,避免加重消化道负担。保持适度活动促进肠道蠕动,但剧烈疼痛时应卧床休息。记录疼痛特点、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有助于快速诊断。反复发作或持续超过24小时的腹痛,需完善血常规、腹部影像学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