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牙整形需要什么过程

2025-05-27

226次浏览

牙整形通常需要经历初诊评估、方案设计、正畸治疗、保持器佩戴和定期复查五个主要步骤,具体流程根据个体牙齿畸形程度和治疗方式有所不同。

1、初诊评估:

口腔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拍摄全景X光片和牙齿模型分析,评估患者牙齿排列、咬合关系及颌骨发育情况。检查内容包括牙周健康状况、龋齿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颞下颌关节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后续治疗方案制定。部分复杂病例可能需增加CT扫描或面部三维成像。

2、方案设计:

根据检查数据,正畸医师会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选择固定托槽矫正、隐形矫治器或功能性矫治器等不同方式,明确是否需要拔牙、片切或配合颌面外科手术。医生会向患者详细说明治疗预期效果、周期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入治疗阶段。

3、正畸治疗:

固定矫治需粘结托槽并安装弓丝,每4-6周复诊调整加力;隐形矫治则需按时更换透明牙套。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牙齿酸胀、口腔黏膜不适等反应,一般3-7天可自行缓解。严重错颌畸形可能需配合骨钉辅助牵引或颌间橡皮筋调整咬合。

4、保持器佩戴:

主动矫治结束后需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通常前半年需全天佩戴,之后逐渐改为夜间佩戴。保持器分为固定舌侧丝和活动透明保持器两种类型,佩戴时间根据患者年龄、原始畸形程度决定,一般需要1-2年,部分成人患者建议长期夜间佩戴。

3、定期复查:

矫治期间每月需复诊检查牙齿移动进度,保持期每3-6个月复查咬合稳定性。复查内容包括检查保持器适配度、牙齿排列维持情况以及口腔卫生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复发倾向。儿童患者还需监测颌骨发育情况。

牙整形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正畸专用牙刷和牙线清洁托槽周围;避免食用过硬、过粘食物防止矫治器脱落;隐形矫治器每日佩戴时间需达20-22小时。治疗过程中如出现托槽松动、钢丝扎嘴或保持器破损等情况需及时复诊处理。均衡摄入富含钙、磷的食物有助于牙齿移动过程中的牙槽骨改建,配合咬胶锻炼可增强矫治效果。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