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和来曲唑。药物治疗需针对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和排卵障碍等核心问题,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选择。
1、调节代谢药物:
二甲双胍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糖代谢,适用于合并胰岛素抵抗或糖耐量异常患者。该药通过抑制肝糖输出、增加外周葡萄糖摄取发挥作用,可能减轻体重并恢复月经周期。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和维生素B12水平。
2、抗雄激素药物:
炔雌醇环丙孕酮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轴减少雄激素分泌,改善痤疮、多毛等高雄表现。含雌激素成分可规律子宫内膜脱落,但需排除血栓风险因素后使用。同类药物还包括屈螺酮炔雌醇等复合制剂。
3、促排卵药物:
来曲唑通过暂时降低雌激素水平反馈性刺激卵泡发育,适用于有生育需求者。相比传统克罗米芬,该药对子宫内膜影响更小。使用期间需超声监测卵泡发育,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4、辅助治疗药物:
螺内酯作为醛固酮拮抗剂可竞争性阻断雄激素受体,改善多毛症状。肌醇补充剂可能改善卵母细胞质量,但疗效需更多证据支持。中药如桂枝茯苓丸也可作为辅助选择。
5、个体化用药:
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需同步纠正甲状腺激素水平。地塞米松适用于肾上腺源雄激素过高者。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生育需求、代谢异常程度及药物耐受性动态调整,避免长期单一用药。
除药物治疗外,建议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控制体重。补充维生素D和叶酸可能改善代谢指标,规律监测血糖、血脂和激素水平。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是长期管理的基础。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严重胰岛素抵抗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