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叮咬的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瘙痒、疼痛、皮疹、发热等。
1、局部红肿:
蜱虫叮咬后,唾液中的蛋白质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叮咬部位出现红肿。红肿范围通常小于5厘米,触之有硬结感,可能持续数天。避免抓挠,可用冷敷缓解肿胀。
2、瘙痒不适:
组织胺释放会引起明显瘙痒,尤其在叮咬后24-48小时达到高峰。过度抓挠可能继发感染,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
3、疼痛反应:
部分人群对蜱虫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敏感,可能出现刺痛或灼烧感。疼痛多为一过性,若持续超过72小时需排查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必要时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4、特征性皮疹:
某些蜱传疾病如莱姆病会出现游走性红斑,表现为环形扩散的红疹,中心呈苍白样改变。皮疹直径可达30厘米以上,通常伴随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需及时进行血清学检测。
5、发热寒战:
若蜱虫携带病原体,可能引发Q热、巴贝斯虫病等,表现为突发高热>38.5℃、肌肉酸痛。此类症状多出现在叮咬后3-14天,需检测血常规并考虑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治疗。
被蜱虫叮咬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速毒素扩散,饮食上增加维生素C和锌摄入促进伤口修复,每日用碘伏消毒叮咬处。若出现进行性皮疹、持续高热或关节肿痛,需在24小时内前往感染科就诊。野外活动时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物,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虫剂预防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