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胆囊结石吃什么药排石

2025-05-27

216次浏览

胆囊结石患者可通过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茴三硫等药物辅助治疗。药物选择需结合结石类型、肝功能状态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综合评估。

功能主治:本品功效为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急性胆囊炎、胆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3次。

1、熊去氧胆酸:

作为胆固醇性结石的一线溶解药物,熊去氧胆酸通过降低胆汁胆固醇饱和度促进结石溶解。适用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X线阴性结石,需连续服用6-24个月。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超声变化,孕妇及胆道梗阻患者禁用。

2、鹅去氧胆酸:

该药物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酶减少胆汁胆固醇分泌,与熊去氧胆酸联用可提高溶石效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和转氨酶升高,肝硬化患者慎用。治疗期间需配合低脂饮食以增强疗效

3、茴三硫:

具有促胆汁分泌和轻度溶石作用的利胆药物,适用于泥沙样结石的辅助治疗。可改善胆汁淤积症状,但对较大结石效果有限。胆管炎急性发作期禁用,长期使用需警惕电解质紊乱。

4、中药制剂:

胆宁片、消炎利胆片等中成药具有消炎利胆作用,可缓解胀痛症状。但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其溶石效果,使用时应关注可能的肝损伤风险,避免与西药随意配伍。

5、解痉镇痛药:

山莨菪碱、间苯三酚等可用于结石嵌顿引发的胆绞痛发作期。这类药物不能改变结石本身,仅作为对症治疗手段,反复发作需考虑外科干预。

胆囊结石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避免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建议分次少量饮水促进胆汁稀释,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减少胆汁淤积。若出现持续右上腹痛、发热或黄疸等警示症状,或结石直径超过2厘米伴胆囊壁增厚时,应及时评估手术指征。药物溶石治疗期间每3-6个月需复查腹部超声及肝功能,疗效不佳者应考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根治性方案。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