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急尿频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膀胱训练、抗生素治疗、抗胆碱能药物、α受体阻滞剂等方式缓解。该症状可能与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间质性膀胱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紧迫感、夜尿增多等症状。
1、调整饮水:减少咖啡因及酒精摄入可降低膀胱刺激,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2升,避免睡前大量饮水。建议分次少量饮用温水,观察排尿日记记录触发因素。
2、膀胱训练:通过延迟排尿逐渐增加膀胱容量,从10分钟间隔开始逐步延长至2-3小时。配合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每日3组每组10次收缩。
3、抗感染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需使用呋喃妥因、磷霉素、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期间需复查尿常规,伴有发热或腰痛需排除肾盂肾炎。
4、抑制膀胱收缩:奥昔布宁、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抗胆碱能药物可缓解膀胱过度活动。可能出现口干副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
5、改善尿流梗阻:坦索罗辛、多沙唑嗪等α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可松弛膀胱颈肌肉。需监测体位性低血压,配合5α还原酶抑制剂长期使用。
日常需穿着透气棉质内衣,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或游泳,减少辛辣食物摄入,适量补充蔓越莓制品预防尿路感染。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血尿、发热需泌尿科就诊,必要时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或膀胱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