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主要成份为甲磺酸伊马替尼。化学名称为4-[(4-甲基-1-哌嗪)甲基]-N-[4-甲基-3-[[4-(3-吡啶)-2-嘧啶]氨基]苯基]-苯胺甲磺酸盐。那么,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会出现哪些淋巴系统异常呢?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患者。
用法用量:开始剂量 :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推荐剂量为60...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剂量在25-1000mg范围内,其平均曲线下面积(AUC)的增加与剂量间存在比例性关系。甲磺酸伊马替尼片重复给药的药物累积量可达稳态时的1.5-2.5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对成人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性别对药代动力学无影响,体重的影响也可忽略而不计。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在体内外均可在细胞水平上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能选择性抑制Bcr-Abl阳性细胞系细胞、Ph染色体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的新鲜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还可抑制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受体、干细胞因子(SCF),c-Kit受体的酪氨酸激酶,从而抑制由PDGF和干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行为。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临床前和临床数据提示,有些病人可通过不同的机制产生耐药性。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的淋巴系统异常:很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14%)、血小板减少(14%)和贫血(11%);常见:全血细胞减少、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不常见:血小板增多、淋巴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嗜酸粒细胞增多、淋巴结病;罕见:溶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