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无痛性包块可能由皮脂腺囊肿、前庭大腺囊肿、脂肪瘤、纤维瘤或外阴良性肿瘤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及检查明确诊断。
1、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质地柔软且边界清晰。好发于大阴唇等皮脂腺丰富区域,通常无自觉症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可预防感染,若囊肿持续增大需就医行切除术。
2、前庭大腺囊肿:
前庭大腺导管阻塞引发囊性扩张,多见于育龄女性。囊肿呈单侧圆形隆起,直径常为1-3厘米。急性感染时可出现红肿热痛,未感染期建议观察,反复发作需考虑造口术。
3、脂肪瘤:
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软组织肿瘤,触诊呈分叶状、活动度好。生长缓慢且极少恶变,直径超过5厘米或影响生活时可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率低于5%。
4、纤维瘤:
来源于结缔组织的实性肿瘤,质地硬韧、边界清楚。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相关,妊娠期可能增大。无症状小肿瘤可定期随访,快速生长者需病理检查排除肉瘤变。
5、外阴良性肿瘤:
包括乳头状瘤、汗腺瘤等,表现为局限性质硬包块。确诊需依靠组织活检,手术完整切除后预后良好。需与尖锐湿疣、外阴上皮内瘤变等疾病鉴别。
日常应注意穿着宽松棉质内裤,避免局部摩擦刺激。每月自我检查外阴变化,记录包块大小、质地变化。忌用刺激性洗液清洗,沐浴后保持外阴干燥。出现包块突然增大、颜色改变、破溃出血或伴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时,应及时至妇科门诊就诊。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高危人群可缩短至每半年一次,必要时配合超声检查评估包块性质。